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为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广东省国土生态修复协会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专家库专家。担任广东省绿色城乡规划设计工程中心副主任、广东工业大学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园林学会理事、广东省园林学会教育信息专业委员会和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育背景
■ 1990.09-1994.07,武汉大学,环境规划,大学学士
■ 2002.09-2005.07,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研究生
■ 2007.09-2010.12,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
工作经历
■ 1994.07-2002.08,武汉锅炉集团,设计处,工程师
■ 2005.07-2011.12,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 讲师
■ 2012.01-2017.12, 广东工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 副教授
■ 2018.01-至今,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教授
研究方向
■ 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
■ 绿色开放空间规划与设计
■ 低碳城乡规划
■ 建成环境更新
承担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维视角下建成区附属开放空间供需匹配测度与共享机制研究(52278053),2023.1-2026.12,54万元,在研,主持
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线上-线下社交对城市开放空间活力格局的影响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21YJAZH032),2021.9-2023.12,10万元,在研,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协同理论的城乡边缘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实施研究(51478124),2015.1-2018.12,78万元,结题,主持
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三维可达性的高密度街区附属绿地供需潜力识别与公共化对策研究(2021A1515010894),2021.1-2023.12,10万元,在研,主持
5、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2019B110207001,矿区周边重金属严重污染土壤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2019-01至2022-12,100万元,在研,第二参与
6、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佛山市万亩千亩公园生态设计专项,35万元,结题,主持
7、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专项课题,19HK0237,面向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研究,2019-01至现在,30万元,在研,主持
8、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8ZS0034,华南都市休闲农业规划实践与评价,2018-01至2018-12,结题,主持
9、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专项课题,18HS0051,澳门居民生态环境保护公众问卷调查,2018-03至2018-12,12.4万元,结题,主持
10、广东省住建厅, 16ZS0194,高速公路、轨道沿线美途规划研究(一期),2016-05至2017-05,18万元,结题,主持
11、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ZS0069,以公共开放空间引领的新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践,2015-01至2017-12,9万元,结题,主持
12、中山市住建局, 16ZK0068,中山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2016-08至2017-12,54万元,结题,主持
1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专项课题,金台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2019-01至2020-12,35万元,结题,主持家社会科学基⾦⾯上项⽬:⽂化⽣态视域下潮汕传统村落⻛貌保护研究(21BMZ111)
荣誉奖励
奖项(称号)名称 |
授予单位 |
时间 |
奖励级别 |
规划设计奖 |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 |
2021 |
二等奖 |
规划设计奖 |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 |
2021 |
三等奖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类)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
2020 |
二等奖 |
规划设计奖 |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 |
2019 |
二等奖 |
规划设计奖 |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 |
2019 |
三等奖 |
规划设计奖 |
广东省城市规划协会 |
2018 |
三等奖 |
科技进步奖 |
广州市人民政府 |
2016 |
三等奖 |
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
广东省城乡规划协会 |
2018 |
表扬奖 |
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
广东省城乡规划协会 |
2013 |
表扬奖 |
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 |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 |
2012 |
一等奖 |
代表性论著
■ 著作:
1. 江海燕,刘钧.中外园林赏析.重庆大学出版社.8万字,2013
■ 论文:
1、江海燕,张天行,肖希*,揭巧,梁运娟.面向结构修复的生态网络断点识别与工业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以佛山市顺德区村级工业园为例.工业建筑,2022,(5):16-23
2、Yabo Zhao, Weiwei Zhang, Cansong Li, Shifa Ma, Xiwen Zhang, Haiyan Jiang *.Disturbances Brought about by Human Activities in Relation to the Eco-Environment of the Main Stream of the Tarim River,2000–2020,Land,2022,11,424.https://doi.org/10.3390/land11030424
3、江海燕,张天行, 陆剑*,等.珠三角基塘农业生态系统修复及其生物多样性提升策略研究——以佛山市鲤鱼沙万亩公园为例.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22,(1):107-114
4、马源,江海燕*,陆剑,等.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河心岛生态问题辨识与修复规划设计.中国园林,2021,37(8):109-114
5、梁锐,梁挚呈,江海燕*,邱韵烨.高密度街区建筑附属开放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以广州珠江新城与纽约约克维尔为例.工业建筑,2021,(8):39-44
6、肖希,李锐涛,刘恩刚,江海燕*.基于空间句法的地铁内部公共空间舒适度研究——以广州嘉禾望岗地铁站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1-5
7、江海燕,胡峰,刘为,马源*.私有公共空间的研究进展及其对附属绿地公共化的启示.城市发展研究,2020,27(11):7-11
8、江海燕,梁挚呈,肖希,吴玲玲.基于三维可达性的中西方高密度街区开放空间服务特征及公共性比较——以广州珠江新城和纽约曼哈顿为例.2020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论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9、江海燕,陆剑,蔡云楠*.基于生物多样性社区理念的城市生态廊道规划设计研究——以广钢工业遗产博览公园为例.2020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论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10、江海燕,肖荣波,梁颢严等.城乡开放空间系统协同型规划方法与实践——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城市规划,2018,42(8):44-50
11、江海燕,郑嘉奇,马源.基于数据共享平台的动态视觉景观分析信息技术集成及其初步应用——以广珠轻轨为例,中国园林,2018,(11):85-89
12、江海燕,何妍,郭韵妍.公共开放空间外部性利益失衡研究,中国园林,2017,(03):45-49
13、江海燕,雷明洋,李智山.湿热地区开敞空间使用调查及其对规划设计的启示,规划师,2017,33(1):93-98
14、王慧,江海燕,肖荣波,李智山.城市棕地环境修复与再开发规划的国际经验,规划师,2017,(03):19-24
15、江海燕,伍雯晶,蔡云楠.开放空间的概念界定和分类,城市发展研究,2016,(04):21-26
16、江海燕,吴俊达,李智山,王慧.存量增长下的南海开敞空间质量提升规划设计指引,中国园林,2016,32(12) :92-96
17、陈定石,江海燕(通讯作者),伍雯晶.岭南水乡社区游憩空间特征及规划对策,中国园林,2016,(03):52-56
18、江海燕,朱雪梅,吴玲玲,张家睿.城市公共设施公平评价:物理可达性与时空可达性测度方法的比较.国际城市规划,2014,29(5):70-75
19、江海燕,朱雪梅,孙泽彬,吴玲玲.广州居民交通出行的分异趋势及对交通公平的启示.规划师,2014,30(1):99-105
20、江海燕,肖荣波,吴婕.城市家庭碳排放的影响模式及对低碳居住社区规划设计的启示——以广州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13,(2):100-106
21、江海燕,周春山,高军波.西方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分布的公平性研究进展.城市规划,2011,35(7):72-77
22、江海燕,周春山.广州公园绿地的服务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热带地理,2011,31(4):397-402
23、江海燕,周春山,肖荣波.广州公园绿地的空间差异及社会公平研究.城市规划,2010,34(4):43-48
24、江海燕,周春山.国外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分异研究.城市问题,2010,(4):84-88
25、江海燕,肖荣波,周春山.广州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消费的社会分异特征及供给对策.规划师, 2010,26(2):66-72
26、江海燕,谢涤湘,周春山.国外城市绿地外部性定量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中国园林,2010, (2):78-81
27、江海燕,唐德华.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森林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四川广元南山森林公园为例,规划师,2009,(2):78-82
28、江海燕,李敏.城市地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基本框架研究——以东莞市银瓶嘴森林公园为例,规划师,2007,23(5):27-30